2025 Mar reading
难道人们还没认清,肤浅的智力游戏的时代已经结束,痛苦远比三段论来得重要,绝望的哭号要比最微妙的思想更发人深省,泪水总比笑容拥有更深的根源?
——《在绝望之巅》
每本书都附带豆瓣或者goodreads链接,点击即可跳转。内容均为本人撰写,无AI成分。
虚构类(fiction)
局外人 by 加缪
这本也是大名鼎鼎了,但是一直没有读。这次试了下,篇幅比我想象的要短很多,但是其内容也是相当丰富。
在这我也就不献丑了,等我读这本书有自己的体会时,再回来写评论。
西西弗神话 by 加缪
这本也是加缪的著作,也是名著了。说实话比较晦涩难懂,同样的,以后有机会再来讲讲。
失控的照护 by 叶真中显
叶真中显是我目前最喜欢的fiction作家之一。他的《绝叫》《恶女的告白》(原名直译应为《漫长的午后》)这两本写女性的处境与心理写得太好了,好到难以想象他是个男性作者。
他的另一本《blue》,我感觉略差一些,不过阅读体验也还是不错的。他是标准的社会派推理作者,论起谜题的复杂和逻辑的精妙,抑或是想象力的丰富,他可能不如别人。但是论起对弱势群体的关注,对整个社会的思考,我感觉他相当厉害。
这本就是他初出茅庐的作品,不得不说,比起他之后的作品,这本也是难免显得稚嫩了些,可能比《blue》还差一点。但是其对老龄化社会的思考,对人性、尊严、原罪等的讨论还是引入如胜。值得一读。
不过想看推理悬疑的朋友,可以撤了。
顺带一提,主角发现不对劲的方式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。可能这才是现实中查案的正确思路。毕竟如果你连有案子都不知道,什么指纹脚印还有任何意义吗?
地下偶像杀人事件 by [日] 远藤骗
什么玩意。要推理吧,基本上毫无推理元素,情节甚至是一路平铺直叙,看得人直想呵欠。
而且人物性格的转变也是比较逗的,刚开始还互撕呢,然后突然就是好姐妹了?这…不是说不可能或者不“合理”,而是作者的描写只让我觉得这个转变简直是在搞笑,毫无说服力。
对地下偶像这个行业运作的方式的描写也是相当之少,反派的塑造也是非常公式化,人物弧光基本一眼看到底。
不推荐,两星不能再多了。
爱丽丝梦游仙境 by 刘易斯﹒卡罗尔
这本也是英语世界的名著了,里面很多桥段已经成为英语里常用的俗语,而且本书版权已经进入公共领域。
推荐阅读。有条件可以读原版。
字母表谜案 by 大山诚一郎
短篇集。是我太迟钝了吗?最后一篇的结尾着实让我没想到。。
不过推理小说嘛,推理过程牵强那是必然的。不多谈了,不然容易剧透。
总体来说值得一读。
全员嫌疑人 by 大山诚一郎
有点脑筋急转弯的味了,这个推理。。真是够呛。但是也是有优点的,节奏很快,基本没什么废话,无聊可以一观。
诡计博物馆 by 大山诚一郎
同上。
绝对不在场证明 by 大山诚一郎
同上。就不要指望这本书能看到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诡计设计了。
密室收藏家 by 大山诚一郎
同上。
不得不说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,就是不同时间点的故事由一个超自然的侦探穿插在一起,但是执行得太对不起这个点子了。
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by [瑞典] 弗雷德里克·巴克曼
豆瓣评分也太高了。一个温馨的小故事?对这种温馨平凡动人小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,单纯冲着分高来的朋友可以撤了。或者考虑去看翻拍这本书的电影。
非虚构类(nonfiction)
认知驱动 by 周岭
认知觉醒的姊妹篇,没什么好讲的。
Action, action, action.
逮住一条你觉得有用的,赶紧行动起来!
数学的雨伞下:理解世界的乐趣 by [法] 米卡埃尔·洛奈
读完之后只能感叹,不愧是法国人,写的数学科普书真是深入浅出,太牛逼了。
序言里关于母鸡下蛋的故事,到第五章,居然能跟相对论里面的质能方程对应上,真是令人感叹。而且第一章切入的点也很到位,从本福特定律开始讲,也是很好玩的。不过本福特定律本身也是有一定争议的,主要针对在如果是人为计数的情况下,可能这个定律就没那么有效了。
而且从本福特定律开始,本书就开始引入对数,再然后开始分析牛顿力学,相对论等等,实在是引人入胜,而且并不需要上过对应的数学课,或者有数学基础!
把简单的事情说得非常复杂,这不算什么,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;但是把复杂的事情说得很简单,并且让人理解,恐怕就没多少人能做到了。而这位作者在这本书里就做到了这点。他用两句话分别总结了牛顿力学和相对论。
万物落在万物上,一刻不停。
这句话显然就是解答牛顿当时思考的经典问题: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,而天上的月亮不会?
万物都在以光速运动。
是的,我知道这很反直觉,但是考虑到我们所处的时空,其实很合理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闵氏时空,要将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看,而不是牛顿视角下的绝对时空观。我们就算坐在这里什么都没做,什么都没动,但是在四维空间里,我们仍在以光速驶去未来,而我们进行的运动什么的,只是改变我们运动速度的矢量罢了,这也是为什么引力更大,速度越快的物体,时间也就越慢。因为它速度这个矢量的方向变化了,所以投影在时间维度上的分量变小了,那么自然时间变慢了。但是在水里的鱼是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,在我们自己的感受里,时间永远在一分一秒地流逝,片刻不停。
没错,这就是宇宙的美妙之处。
而且以这种方式来看,引力其实不是一种力。绕太阳旋转的地球,绕地球旋转的月球看似在受到引力的影响,一直有个加速度。但是如果用这种全新的视角来看,你就会发现这些天体其实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,只是这种匀速直线运动是广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。没错,苹果掉到地上,不是加速运动,也是匀速运动。
相对论还容易产生一个误解,那就是光速是速度的上限。这句话不能说完全是错的,但是实际上这个上限是对外部观察者才有意义,不考虑能量的消耗,你可以一直加速,不论你的速度有多接近光速。假设你要从地球出发,去一个十万光年远的地方,你完全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后到(以你自己的视角),但是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眼里,你是十万年多一点到的。(这也解释了尺缩效应,因为就算以你自己视角来看你也不会超过光速,那么你怎么做到半小时到呢?显然空间有变化)。(如果没读懂这些部分,建议读原书)。
作者还有个很有趣的比方,将数学比作雨伞,先打开伞(建立模型),撑着伞在雨中到达目的地(在新模型中解决问题),收起伞(将解决方案应用到现实)。总之,快读这本书吧,就像它的标题所说,你会体会到理解世界的乐趣。
人生需要被计划 by [加] 迈克尔·邦吉·斯坦尼尔
很拉胯,别读。
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册 by Andy Puddicombe
Headspace是个近些年比较火的一个冥想app,然后这本书就是它的一个创始人所写作的。感觉写的还行吧,还是得尝试实践起来,而且得长期坚持。
对了,读的是繁体中文版。
57 Ways to Screw Up in Grad School by Kevin D. Haggerty / Aaron Doyl
就像书标题所述,搞砸研究生生涯的57个教训。里面有非常简单直接,大家都知道的事,比如have a thin skin [脸皮太薄],gossip。
也有比较微妙的教训,例如Become “That” Student等等。
我感觉,现在读研读博的人越来越多,大家都浑浑噩噩,很多导师也是根本不会指导,所以感兴趣的硕博生有空可以读一读。
而且很有趣的地方在于,国内和英美等研究生教育系统也不太一样,读一读可以体会人家的system是怎么运作的。
我读的是英文原版,已有中文版。
心中有数 by 刘雪峰
没想到还有把数学和心灵鸡汤结合的操作,怎么说呢,其实也没啥毛病,就是比较泛又比较浅,睡前读着玩玩还行。